|
什么是易燃液体闪点?济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代办!时间:2024-11-19
易燃液体作为联合国TDG法规中第3类危险货物,是日常进出口和生产贸易中最常见的一类危险货物,从日常消费品的香水、高度白酒,到工业用的甲醇、甲苯等有机试剂,都属于易燃液体。 在对易燃液体进行危险性分类时,闪点是核心参数之一。山东众米财税集团小编就和大家聊聊“闪点”这个重要参数的测定。 一、闪点的定义 闪点与沸点,熔点等理化特性类似,是液体的理化特性之一。闪点通常是指液体受热后,其蒸气与空气混合物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因此液体的闪点越低,表示其易燃性越高,在接触火源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燃烧。例如汽油,其闪点小于0℃,因此,汽油在常温下,只要接触火源即可发生燃烧。 友情提醒:闪点不同于燃点。闪点是指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发生“闪燃”(瞬间燃烧)时的温度,此时液体并未发生“燃烧”。“燃点”顾名思义指能使液体受热发生燃烧并持续一段时间的最底温度,所以又称“着火点”。因此,通常情况下,液体的“燃点”要高于“闪点”。 二、闪点的分类 根据闪点测试过程中,液体是否始终暴露于空气中,闪点细分为“开杯闪点”和“闭杯闪点”两种。开杯闪点即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敞开样品杯,让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闭杯闪点即将待测液体放置在封闭的样品杯中,不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样品杯的盖子处于密闭状态,加热过程中定时对样品上方的蒸气进行点燃,判断是否发生闪火现象。 开杯闪点通常适用于闪点较高的液体,例如克利夫兰开杯法适用于闪点高于79℃的石油产品,而闭杯闪点则适用于低闪点液体。对于同种液体开口闪点要略高于闭口闪点。 三、闪点的测试 液体闪点的测定与试验环境的气压、液体测试时加热模式和速度、点火方式和频率等因素都有关,国内外闪点检测标准对于这些因素的规定不尽相同,这也导致同一样品使用不同的标准标准测得的闪点值存在差异,因此在描述闪点时,需要明确其检测标准。 闪点的检测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开杯闪点和闭杯闪点。国内外根据这两大类检测方式颁布了一系列的检测标准。我国现行的闪点检测标准数量较多,部分是转化国际和国外标准。 四、低温闪点的测定 目前,国内外闪点的检测标准较为全面,技术也比较成熟,常规液体可以参阅表3中列出的检测标准,而对于对低闪点易燃液体(闭杯闪点介于-18℃~25℃之间)检测研究不多。 低温闪点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连续闭杯法 原理是将样品加热到某一起始温度,随后以恒定的速率加热升温,在温度的等距步骤中,用高能电弧激发火花,点燃测量杯中的蒸气-空气混合物,并检测由混合物发生闪火而引起的样品室瞬时压力的突增(100ms内瞬间增压≥20kPa),标准有ASTM D7094、ASTM D6450和ISO 3679程序C等; 2.平衡闭杯法 通过“闪燃-非闪燃”测试来确定试样蒸汽在测试温度下是否发生闪火,使用新取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进行“闪燃-非闪燃”测试来确定实际的闪点,常见标准有ISO 3679程序A和B。 小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低闪点易燃液体,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使用连续闭杯法和平衡闭杯法对其闪点进行测试,考察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见表4及表5。 结果显示,使用ASTM D7094-23连续闭杯法,结果重复性良好;使用ISO 3679:22平衡闭杯法相比ASTM D7094-23连续闭杯法闪点结果偏低,二者准确度均良好。 |